——基于陆永建《武夷山青竹碑林》的个案分析
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陈世奎
 
武夷山青竹山庄坐落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与风景名胜区遥相呼应。2005年夏,时任青竹山庄总经理的陆永建干了一件大事,把山庄从67亩扩建成160亩,并在山庄兴建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景石碑林,取名“武夷山青竹碑林”。青竹碑林占地130亩,2005年7月动工,历时八载,于2013年建成。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各界名人、书法家等二百余名家的近四百件书迹,镌刻在300多块天然景石和花岗岩板材中。在“武夷山青竹碑林”实景的基础上,2017年,陆永建编辑出版了《武夷山青竹碑林》一书,分为武夷、柳永、朱熹三个园加以叙述和展开。碑林的建成和该书的出版,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而作为书法艺术盛宴的成就和价值已有名家评述,笔者不再赘述。在众多的价值和意义中,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可将其视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其所探索的新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观、可鉴、可操作、可示范的深刻启示。需要指出的是,面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从理论层面进行探索的文章已有不少,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涉及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传承思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分析等方面,但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的文章却不多见。因此,从实践层面对武夷山青竹碑林的兴建及《武夷山青竹碑林》一书的出版进行个案分析,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具实践意义。本文试从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和人才论等四个层面加以阐述。
 
 
一、认识论: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坚守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思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p3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众多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中,我们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个基本的认知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P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P170)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还是有一些模糊甚至不正确的认识,以致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的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否认和抹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有的甚至有文化弱者心态,陷入文化自卑;也有的过分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不善于传承,更不善于创新,甚至还推崇一些不合时宜的陈旧价值观、伦理观。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思想认识问题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一个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我以为,武夷山青竹碑林的建设,从实践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碑林的兴建者把浩大的青竹碑林建设成功,陆永建在《武夷山青竹碑林》一书的后记中揭示了答案,他说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自觉和坚守。他认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不是终日刻板地顶礼膜拜,而是要恢复历史的记忆,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的图景中复苏、发展。怀着崇敬之心自觉地坚守,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热爱,才能捍卫它的尊严和体现它的价值,使之绵延不断,代代相传。” [2](P300)陆永建就是一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的自觉坚守者。碑林的兴建和书的出版,融入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概其要点即是:崇敬之心、恢复记忆、现实图景、代代相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先要有崇敬之心,而后才会有真正的传承和弘扬之作为。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根基、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是恢复历史的记忆,我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是有根有魂的,我们要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毋庸置疑,现实图景是恢复记忆的极好方式,是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走进现实的依托载体。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的是要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滋养,为解决世界问题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以为,这样的认识理念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中是必须确立、提倡和坚持的。
 
 
二、实践论: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3](P147)创造性转化侧重文化形式的现代化,创新性发展侧重文化内涵的发展。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传统文化资源更是星罗棋布。面对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在总规划之下的因地制宜、分点分步、有序推进。特别是要做好对当地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P340)武夷山青竹碑林在建设中致力于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其基本理念就是作者在《武夷山青竹碑林》一书中所归纳的 “三突出一结合”。即选材上突出地方特色,主要采用天然景石为原材料,从两三吨到四五十吨不等,形态各异,天然成趣,与风光秀丽的武夷山相得益彰。主题上突出文化旗手,收录100多首北宋词人柳永、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诗词勒碑。作品上突出时代风貌,入碑的墨迹除了三件是宋代的作品,其他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留存在武夷山的书法作品。碑林建设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2](P299)
应该说,作者所遵循的“三突出一结合”,对于实践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实事求是地说,在当前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中,存在着传统文化资源的广博性与挖掘利用不足和创新发展不足的矛盾。文化创新资源的使用率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大,许多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武夷山青竹碑林在兴建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当地的三大传统文化资源。一是武夷山作为双世遗地,留下了大量以武夷为主题的摩崖石刻。作者先是寻遍武夷赤壁丹岩,收集历代崖刻墨宝,于2008年编篆《武夷山书法大观》,该书资料齐全准确,从宋代开始一直到现代,对武夷山的摩崖石刻进行了一次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设立“武夷园”。该园把建国以来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在武夷山留下的墨宝,全部荟萃在碑林里,从而传承了武夷山摩崖石刻文化,丰富了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二是以柳永为主题的“柳永园”。柳永是武夷山五夫里人,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传播影响非常广泛。柳词是绝无仅有的唯美文学。作者从柳永的《乐章集》中遴选出一百首词,已有90多首柳永诗词入碑。柳永园,正是对柳词文化的一种具象化。三是以朱熹为主题的“朱熹园”。朱熹是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和教育家,曾在武夷山生活和著述四十多年,其理学思想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青竹碑林的这三组碑林,既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武夷山的文化内涵,更是为武夷文化再添文化内容、创造文化历史。在这里,你可以研习书家书法艺术,可以感受柳永“奉旨填词”、“柳岸吟唱”,可以遐思朱熹著书立说、畅论古今。于是,镌刻在赤壁丹岩里和书写在古籍书本里的文字,中华历史和地域历史中的两位名人,就以这样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名人的内在生命力得以激活和彰显。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我们不乏文化资源,名人、名镇(村)、名山、名篇、名曲、名作、名节,比比皆是;各类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更是琳琅满目。我们需要的就是以实干的精神,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基础上的系列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资源化为我们精神的养分。
三、方法论:做好相适应、相协调、相融通这篇大文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方法论上看,需要使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其实质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时代性、现代性,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能被现时代的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喜闻乐见。但也要看到,传统文化如何与现时代相适应、相协调、相融通的问题,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实践的探索还很不够。有的简单地认为,把传统文化加以网络化、数字化,或者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进行包装和美化,就算是与时代相适应相融通了。现代化自然离不开数字化和对科技成果的运用,但相适应、相协调、相融通的问题,更多的是切合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期待和需要问题。
要看到传统文化既然有“传统”两字,本身就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缩短传统与现代的距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当代、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在这方面,《武夷山青竹碑林》及其现实图景就以非常巧妙的方式,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相适应、相协调、相融通的主旨和用意,可谓匠心独具,浑然天成,其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其一,在广袤的大地上以感性、直观的方式立起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4](P161)广阔的大地是文化传承的最大舞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最好方式,是走进百姓生活、进入百姓视野。武夷山青竹碑林,即便不编著成书,它也是一部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具有思想性、传承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名景名作。走进武夷山青竹碑林,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那里,你很自然地与伟人名人思想邂逅,与书家词人心灵交流,与大师大家切磋对话,顿时感受到脚下的土地有多么厚重、凝重,精神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洗礼和升华。营造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实景体验,置身其中,传统文化与我们并肩前行。传统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古、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视的日常现实生活中。那些可读、可看、可鉴、可赏又耐人寻味的文化景观,也寄托着当代人抚今追昔、追思忆古的淡淡乡愁。
其二,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中植入传统文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具有一体性,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可以说,向往自然是人的天性,这也是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行更是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人们选择旅行的目的地,主要还是看重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青竹碑林选址在武夷山度假区的青竹山庄内兴建,其文化的辐射力就不仅仅是当地的居民,更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内外游客。人们在感受武夷山景区自然和文化遗产时,还能在居住的酒店看到别样的文化景观,这对于游客来说无疑是意外的惊喜、意外的收获。传统文化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与我们的生活不期而遇,润物无声、悄然入心。
其三,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相融通,并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表现方式,才能绽放出永久魅力和展现时代风采。武夷山青竹碑林的建设者,秉承“与时代同行,和民众同心”的创作理念,运用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采用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书法艺术、石雕艺术和园林景观艺术融为一体,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林语堂曾说:“只有在书法艺术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5](P211)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从有了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脉就一路延续下来。书法作为汉字的造型艺术,具有旺盛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青竹碑林选择书法这一既传统又现代的表现载体,应该是很生活化和大众化的了。石雕艺术也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以石头为材质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而其中的石刻也是贯通古今的大众艺术形式。园林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深受百姓喜爱,它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武夷山青竹碑林,正是综合运用了书法艺术、石雕艺术、园林艺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一石一景,百石百艺;碑林园艺,各显神奇。更喜碑林实景与碑林书籍两相辉映,从实景到图书,实现了碑刻文献与写本文献的有机统一,从而使碑林的艺术之美以图文的形式又一次精彩绽放。
四、人才论:培养一大批对传统文化既热爱又懂行的专业人才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问题至关重要。我们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就是要谨慎对待中华文化遗产,不能以转化、创新的名义乱搞一气、暴殄天物。从武夷山青竹碑林的兴建,我们看到拥有一批对传统文化既热爱又懂行的专业人才是多么的重要。青竹碑林的兴建者陆永建,既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热爱者和自觉坚守者,又是一位集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艺术家。碑林的建成,需要果敢、坚毅、专注、执着的品格,需要有征集书家作品的人格魅力,需要有寄情山水、道法自然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境界,需要有深厚的武夷情、柳永情,需要有对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切感悟,凡此等等不可或缺。所幸的是,几个因素都全了,并因着创作者的工作平台碰撞出了灵感与火花。于是,一件旷世文化作品横空出世,永久地屹立于武夷大地。有人用“一个人一座碑林”来形容兴建者陆永建的功绩,但陆永建深知,碑林的建成与组织给他的平台有关,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关,更与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大力支持有关。这也说明,文化创新工程所辐射的范围是很广的,所需要的人才是众多的。
当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性人才、创意型人才、复合型高级人才更是紧缺。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必须抓住人这个根本因素,重点培育文化创新型人才,持续激发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的内生动力和旺盛活力。人才队伍建设是个大课题,本文不再展开论述,仅从青竹碑林的兴建实践来看,人才队伍建设中,有几个素质至关重要。一是要有强烈的敬业心和责任感。青竹碑林以50多万元的有限经费,建成了一座全国最大的天然景石碑林,这很好地说明精神力量永远都比物质力量来得强大。碑林建设中,创作者陆永建从选材到布局,从作品到碑刻,他都亲历亲为、专心专注。最后从 1 万多件名家墨迹中,选出500 多幅精品进行碑刻,青竹山庄自此碑石成林,真所谓“造化无心,志者有意”。二是要有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理念。陆永建坚持“文以修身,书可健神”的理念,主张生活要艺术化、艺术要生活化。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美好生活的重点是生活的美好,包括美好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美好的精神生活。青竹碑林就是一个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实现载体,它是作者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正是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传统文化才会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才会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三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强调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具体到文化建设和创新工程,就要求这支队伍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艺术形象是否为当代人所喜闻乐见,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来支撑。文化素养影响着文化创新工作者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到艺术创造力。可以说,文化素养的厚度决定了艺术水准的高度。青竹碑林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陆永建.武夷山青竹碑林[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陆永建.审美的印记[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