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新
 

 母校永春八中,位于东平镇龙山南麓。校园里,香樟萦绕,静静地陪伴着仰止亭,默默地迎来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又悄悄地目送他们奔向远方,坚守着龙山下的一方净土,见证了永春八中的芬芳桃李,寒来暑往几十载,总令人无法忘怀。

焉知“三十”载,重上君子堂。再次走进龙山下,母校春风化雨,旧貌换新颜。校园里红砖白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仰止亭古朴典雅、风采翩翩;教学楼窗明几净、书声朗朗。而龙山下的樟树更是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好一派蓬蓬勃勃的繁荣景象。站在仰止亭,看着眼前的成行樟树,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历历在目,我仿佛又回到了初中时期,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正从樟树旁边走过。
 
 
记忆中的樟树还很小,应该是入学前才刚刚种下的。新教学楼、科学楼和大礼堂是近年新建的。原教学楼前的操场还没有完全整好,边上还有未填平的土坑,校园里还有好多荒地,长满了杂草,樟树沿着护坡整整齐齐地站着,前后非常空旷,在几座灰色土木结构校舍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寂寥、恬静。来来往往上下课的老师同学们,在操场边坡上踩出几条土路,穿过树与树之间,走向宽敞的教室。那时就觉得这些樟树啊,是那么的不起眼,细细的树干黄黄的叶子,长得非常非常的缓慢,仿佛一直就没有改变过模样,不知道有多少匆匆而过的人们,曾经停下来关注过?
 
 
 
难忘那“黄金时代”的初中三年,那是在龙山下的樟树陪伴着度过的。每天从她们身旁走过,去往教室上课,象樟树一样静静地坐那听老师讲课;也常常坐在仰止亭里,清晨迎着朝霞,伴着樟树大声朗读;傍晚借着夕阳,看着樟树胡思乱想,数着樟树消磨时光,盼着樟树快快长大,肆意“挥霍”着青春岁月,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温书迎考的日子里,在仰止亭复习背书是最好的选择,看着那樟树,就仿佛少了许多紧张,多了几分信心。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乡下来的同学要自带米和咸菜寄宿在学校,吃一整个星期蒸饭配咸菜,感觉就像那樟树一样,艰难而顽强,努力地生长。学习却是快乐的,积极向上、简单有趣,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父母,像辛勤的园丁一般教书育人,更像是和风细雨一样,温暖滋润着离家孩子的心。
 
 
母校有许多老师至今令人难忘。忘不了财土老师,经常问同学将来是想穿草鞋还是皮鞋,不断鼓励我们好好读书,当时只懂得皮鞋很耐穿可以走很远的路;忘不了玉玲老师,每天放学后,常常让我们做练习题提高题,这么多年来没好好用上英语,越发感到相当的愧疚;忘不了素美老师,偶尔在食堂吃不上饭的时候,是她给煮的面条吃,如今还能写上几行字,就是在她的语文课上学到的;忘不了汉城老师,骑着单车送我们到县城参加数学竞赛,虽然未取得名次,但能进一趟城,也可以高兴好几天;忘不了晋城老师,上课不用翻书就知道内容在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板书时不回头就知道哪个同学在做小动作;也忘不了彩莲老师,把煤炉子让给我们这些寄宿学生热咸菜,馊掉的咸菜要放很多水,热很长时间,让蒸汽把酸味蒸发掉,她总是笑咪咪地,不厌其烦,如果不是因为老让人抄考卷,也许就少热一会儿的;忘不了广斌老师,他是我的入团介绍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团组织活动的带队老师,那时候“春游”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多年以后,每次与同学们提起,仿佛是昨日重现,恩师们的谆谆教诲依旧在耳边回响。
 
 
感谢母校永春八中!感谢老师们!母校六十年春华秋实,培育出许多学子,有幸从龙山下走出来,去往更远的地方。这么些年走过许多地方,也走了很远的路,印象最深的还是各地风格迥异的樟树,有的是名人所植,有的是枯木逢春,有的是樟榕合抱,有的是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依旧傲然挺立,终成古树名木,无一不例外地以顽强的生机活力诉说着历史,以优美的体态身姿展现着风骨,为所在的地方遮荫蔽日,留下一方清凉,有的更是留下脍炙人口的优美动人传说。但是挥之不去的,始终萦绕在脑海心间的是龙山下的樟树,但愿龙山下的樟树根深叶茂、高入云天。
(本文作者系永春八中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