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市域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成效

南平市司法局 刘明胜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
 
南平市司法局召开党组扩大会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南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一重大部署,充分发挥南平的组织优势、区位优势与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市域治理体系的完善、能力的提升、成效的夯实,形成了具有“南平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推进工作落实,南平市制订了《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意见(试行)》,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任务分解到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并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重要内容加以推动。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
 
 
二是坚持多元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
 
 
三是依靠科技支撑。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全面整合市域智慧元素,优化升级拓展网格化平台功能,导入大数据分析系统,融合“12345”暨“随手拍”等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汇聚完善基础数据库。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是健全治理机制。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按照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有效整合资源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形成“网格巡查、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效能督察”的网格化闭环工作流程。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法治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以德治为引领,促进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以智治为支撑,不断推进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应用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作为第2批(2023-2025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南平市各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实战平台职能,积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着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南平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得到新提升。通过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公共安全领域“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和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化解等系列专项行动,区域性社会治安稳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社会大局持续安定稳定。自2020年以来,全市未发生有影响力的案(事)件,信访总量、刑事案件持续下降,圆满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安保维稳任务;成功侦破“3.2、3.3特大黑灰产网络团伙犯罪案”“3.13特大假冒商标案”“4.25特大妨碍信用卡管理案”等大要案,受到公安部肯定;2021年平安建设考评进入全省优秀行列;2022年上半年全市群众安全感率达99.288%,居全省第3位,全市越级进京上访批次人次分别比降92.55%和92.64%,无越级进京集体访,全市信访态势持续好转。
 
 
——管理机制体制建设取得新突破。高规格组建平安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推进衢州、黄山、南平、上饶“联盟花园”四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合作,建立跨省联合治理模式。完善“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网安警务室、智慧安防小区等4项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委政法委员,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实现全覆盖;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应急综合指挥平台、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综治中心等4个基础平台,有效夯实基层基础。
 
 
——市域治理的“南平之治”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结合我市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打造社会治理特色项目,创新建立“四无”平安村(居)创建、高速高铁企地平安联勤机制、信访维稳“接管通”工作机制等品牌项目。将建阳区作为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试点,探索出以“3个支撑、3大优化、3项规范”为主要内容网格化治理模式,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市全面推广建阳区试点经验。通过发挥全市3.1万名网格员在综治维稳、疫情防控、打非治违和生态环境巡查、安全隐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等方面作用,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有效助力维稳安保,引领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社会治理智治支撑呈现新进展。主动认领“智治支撑”市域社会治理本地特色项目,以科技赋能综治中心,将其打造成集智辅决策、智防风险、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枢纽性平台。以综治中心为核心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示范基地”建设,整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1平台+N应用”,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1屏可见”,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强化底座功能,优化升级网格化信息平台,融合“雪亮工程”应用,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系统+视频监控联网系统+N”模式。坚持为民宗旨,整合“随手拍”社会化监督平台、“民生110”服务管理平台、“闽事理”信访维稳平台,完善智慧便民服务功能,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智治“民生服务器”。
 
 
——乡村治理模式创新取得新突破。作为成员单位,南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形成“1335”新型乡村治理模式。“1335”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坚持“一个”引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第一个“3”是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第二个“3”是打造和完善,综合管理、道德评判、法律服务三个实施平台,“5”是指保障“五要”落实,让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作主、要监督、要满意,抓住群众工作的目的。至2020年8月,南平市三个省“圆梦村”(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和大渚村)推行实施“1335”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三个“圆梦村”持续开展党建体检和“双联双评”活动,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扶贫等开展服务项目10多项,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治工作全市排位持续靠前;均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协同服务体系;先后探索建立“美德银行”和“爱心美德超市”等农村信用体系和相对统一的“智慧村庄”;同时依托圆梦建设,村民经济收入与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逐年提升。